到底該如何評判自己是否咀嚼力不佳、咬合不健康呢?可利用以下檢測方式來判斷。
咀嚼健康自我檢測:
•會只挑軟的食物吃嗎?
可從自身平時的飲食習慣來檢測,有特別討厭或不喜歡吃有咬勁的魚干、高纖維質的蔬菜,討厭需要嚼食比較久的食物零嘴嗎?看是否自己下意識有「吃軟不吃硬」。
•牙齒是否有鬆動的情況?
用兩指前後或左右輕摇牙齒,有感覺到牙齒輕微搖動嗎?或者嚼咬時感覺到牙齒摇晃或疼痛?若有此情形,你的咀嚼力肯定有些問題。
•嚼咬時是否會因為假牙造成疼痛?
配戴假牙的患者,進食時牙床疼痛、無法嚼咬較有韌性的食物,進而造成胃口不佳的情況,也必須注意。
咬合顏面健康自我檢測:
•顏面外觀是否協調?
鼻尖、嘴唇到下巴這三點應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,嘴唇突出線前或在線後太多,都可能屬於牙齒與顎骨發展異常。可拿一枝冰棒棍子,請另一人放在鼻尖和下巴中間,從側面看,鼻尖、嘴唇到下巴這三點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。
• 咀嚼進食時,顎關節是否有聲音?
長久咬合不正會造成吃東西時下巴關節會有「喀、喀、喀」的聲音。且早晨醒來時,會常覺得牙關緊緊的,頭頸部肌肉會感到酸、痛。
• 是否能正常發音?
咬合正常者發音咬字應多為正常,有些咬合不正者會因此無法正確發音,在發齒音,如「時間」、「時常」,或唇音「飛」等字詞時,常會說話漏風、口齒不清。
•上下排牙齒排列是否整齊?
良好的齒列咬合中,上排 1 顆牙齒應能夠咬住下排2顆牙肉,即上排齒尖位在下排2顆牙齒中間。且牙齒咬緊時,上下排牙齒重疊的深度應不超過2至3mm,才算是正常咬合。
• 牙齦是否萎縮?
健康的牙齦應為淡淡的紅色,並覆蓋牙根,有些咬合不正、牙齒擁擠的人,很可能會因為清潔不易和咬到自己的牙肉,造成牙齦發炎、腫脹,並造成牙齦漸漸萎縮,牙根露出,所以牙齦的健康與否和咬合也很有關係。
若發現自己有咀嚼能力不佳或者咬合不正的可能,先別太過心慌,應先至牙科報到,並說明自身狀況。
一般來說,在進行咬合治療之前,牙醫師仍然會做許多檢查,照× 光確認牙齒、骨骼的情況,印取牙齒模型進行咬合關係分析,同時評估牙弓排列與晷頰的支撐關係,檢查下顎有没有因缺牙而歪向一邊;或者看看臉頰、嘴部的對稱程度等,再次確認實際病情並與患者充分說明後,才能對症下藥做最合適的咬合治療。